台灣過敏兒比例近八成,自胚胎就深受空污影響。守護嬰幼兒腦部發育黃金1000天,專家籲居家全面防空污。
睽違了四年,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小爪水獺家族再次迎來新生寶寶,媽媽「蜜香」1月30日順利生下了四胞胎。面對新生的小寶寶,爸爸和媽媽每天不停地的照顧打理,十分忙碌
李世明醫師表示,43歲婦女要成功生出試管寶寶的機率只剩5%,提醒有生育計畫的夫妻要及早備孕。
「腸絞痛」是許多新手父母的惡夢,明明白天像天使一般的寶寶,怎麼夜深人靜時就變了一個樣,高分貝大哭、臉漲紅、手緊握、腳亂踢,怎麼安撫都沒用?好不容易停歇了,天也亮了…….只好拖著精疲力盡的身體去上班,晚上同樣的場景再來一次,幾天下來少有父母不崩潰的!今天就來談談要如何照護這些「愛哭」的天使。
李世明醫師說明,臨床上將胎停以懷孕20週作為分界點,20週前胎停稱為流產,20週後為胎死腹中。
研究也發現,超過90%的亞洲成年人口出現乳醣酶缺乏問題,且每五名五歲以下亞洲孩童中就有一人會提早開始減少乳醣酶合成。
每十個媽媽 就有一個面臨育哺困擾 每個媽媽都可以親自餵母乳嗎?根據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指出,平均100個母親,就有10個左右的媽媽因產後焦慮、先天乳腺發育不良或泌乳激素、賀爾蒙等等影響,導致無法順利哺乳,原本初為母親的喜悅,卻因為無法親自提供寶寶成長母乳的營養來源而困擾。
新生兒常有凸肚臍,網路上都說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大驚小怪;但醫師指出,新生兒的凸肚臍擠壓若有空氣聲,是常見的臍疝氣,雖然多數情況不需要治療,但若嬰兒的臍疝氣過大、用手無法推回、肚臍周圍顏色變黑,以及伴隨啼哭、食欲不佳、嘔吐、精神差等狀況,即應就醫治療。
慢性腸胃炎因為一開始表現不明顯且治療時間較長,通常是因生活習慣不良,如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或壓 力大等因素造成,如潰瘍、便秘、胃腸癌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