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洋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魚類資源尤為可觀,周邊海域魚類約占全球魚種十分之一,不但提供漁業蓬勃發展條件,也帶來可觀經濟產值。今年世界海洋日,綠色和平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何宣慶副教授,公布臺灣40種漁港市場常見魚種調查,結果發現,高達24種「現流仔」魚類,超過一半樣本皆未達「百分之50性成熟體長(Lm50)」【註1】,其中銀雞魚、星雞魚、紅甘、白鯧與黑喉等未達 Lm50 的比例更超過九成,陷於過度捕撈的情況最嚴峻;而銀雞魚、紅甘、星雞魚、白鯧的平均尺寸則「縮水」最多。顯示臺灣海域魚類資源正在下滑,對海洋生態健康與產業永續釋出警訊。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表示,「這次調查中,過半樣本未達成熟體長的魚種,多為餐桌上常見的經濟魚類,包含紅甘、黑喉、鯖魚、多利魚、竹筴魚等,名列『臺灣十大好魚』中之白鯧、黑喉、馬頭魚也在其中【註2】,顯示捕撈壓力已大於魚群復原力,長此以往將造成臺灣主要經濟魚種數量變少又變小,傷害漁民生計,釀成漁業與生態雙輸的局面」。
綠色和平這次公布的數據,來自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近一年的調查結果,樣本來自屏東東港、高雄前鎮、高雄蚵仔寮、澎湖馬公、宜蘭大溪、宜蘭南方澳等六大漁港拍賣市場,總計逾3萬筆有效數據。在調查的40種臺灣常見魚種中,24種魚種逾半樣本皆未達 Lm50;若以各魚種的 Lm50大小為基準,銀雞魚平均尺寸較2012年的 Lm50 縮水52%,魚體尺寸變化最大,其後依序為紅甘較2014年縮水38.5%,星雞魚較2012年縮水38.4%,白鯧較2006年縮水36.4%。
與綠色和平合作進行調查,人稱「魚博士」的何宣慶副教授解釋,「這次調查是臺灣首次針對常見魚種的廣泛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的比例相當高,這也是全球漁業資源短缺最大的問題。如果可以盡早提出警訊,就可以盡快做出相對策略,或許還可以做出改變。隨著漁業資源迅速下降,海鮮價格水漲船高,讓我們不免為下一代的飲食感到憂心。如果我們繼續寅吃卯糧,將具有繁殖能力的魚都吃光,未來我們留給下一代的將會是一個沒有穀物(海鮮)的糧倉(大海)」。
為海洋健檢 綠色和平攜手專家 揭臺灣海洋三大挑戰
綠色和平2021年的《滅絕危機》報告曾指出,過去數十年,臺灣沿海已有二十種魚類漁獲量銳減,更有近一半至三分之二的物種變得稀少【註3】。今年五月《無魚海洋 枯竭觀光2》系列調查,則揭露了臺灣重點觀光海域因人為活動頻繁,生態壓力偏高,部分潛點甚至出現棲地受破壞情形【註4】。今日公布的臺灣漁港常見魚種調查,綠色和平再透過整年度的現地資料,呈現臺灣沿海漁業資源下滑的狀況。整體而言,臺灣海洋正面臨「生物多樣性下降」、「海洋觀光資產受傷」、「漁業資源下滑」三大挑戰。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也是臺灣海洋保育先驅的邵廣昭教授指出,「海洋保育方法很多,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落實管理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作法。海洋的危機已迫在眉睫,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否則我們的下一代會吃不到野生魚類,潛水看不到美麗生態,科學家作研究也將沒有材料,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海洋資源可以被永續利用」。
面對臺灣海洋三大挑戰,綠色和平強調,《海洋保育法》不只是一部保護海洋、守護生態的環境法案,更是一部攸關產業發展和下一代生存權的民生法案,呼籲立法院加速審查,讓臺灣引以為傲的漁業文化和獨特的海洋觀光魅力能與生態共榮,永續發展。
【註1】這次調查以文獻回顧方式查詢各魚種的生殖生物學相關文獻,並以百分之五十雌性性成熟體長(Lm50)作為比較基準,以估算樣本中有多少個體小於 Lm50的數值。魚種未達 Lm50 恐有成長型過漁(Growth overfishing)的情況,亦即漁業壓力過剩,使魚群尚未產出下一代之前就被捕撈,魚體小型化即為成長型過漁的結果之一。
【註2】台灣民間有各種好魚排行,常見的「十大」版本為:「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
【註3】詳見《滅絕危機報告書》https://reurl.cc/NQN2v6
【註4】詳見《無魚海洋 枯竭觀光2》調查結果 https://reurl.cc/3Xbk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