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敲膽經卻還是胖嘟嘟?近年來,國人敲膽經蔚為風氣,認為有助消除水腫和瘦腿,然而,有些人納悶:為什麼敲了膽經,水腫情況還是沒有改善?中醫師表示,冬天是水腫的好發季節,倘若天天敲膽經還不見改善,除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外,也有可能是您敲膽經的方式錯誤啦!
冬天聚餐多、吃重鹹~小心水腫害人胖
冬天的天氣冷,造成身體的代謝循環機能相對變得比較慢,加上冬天胃口好,聚餐的節日又多,無論是冬令進補、耶誕節、元旦、尾牙、農曆過年或結婚喜宴,都容易讓人放下心防,暫時將「控制體重」這件事拋之腦後,一不小心就會攝取過多的鹽分導致水腫,隔天早上起床不是眼睛和雙頰浮腫、手指有腫脹感,就是大腿、臀部及腹部的肉摸起來感覺抛拋的、不夠緊實。
雖然運動可以藉由流汗從毛細孔排出多餘水分,幫助消除水腫,但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即使平常有定期在運動的人,在冬天也可能因為天冷或下雨造成運動不足,連帶使長期累積下來的身體肌力大幅下降,出現容易水腫的煩惱。
敲膽經消水腫,有些秘訣要注意
冬天聚會多,無論老少,每個女生都希望美美地亮相,偏偏水腫三天兩頭來找砸,該怎麼辦呢?「敲膽經」是近幾年相當流行的方法!在中醫觀點中,水腫是經絡氣血不通所導致,針對人體穴位和膽經進行有效的刺激,可以改善臟腑功能,調節內分泌失調,加速淋巴回流,促進新陳代謝,充分調動人體的平衡功能,不僅能從根本改善肥胖者的身體狀況,也能達到消除水腫、瘦身纖體和強身健體的效果。
穴位示意圖。
然而,同樣是敲膽經,若疏忽了一些小「眉角」,消水腫的效果可是會打折扣的喔!究竟,正確的敲膽經秘訣是什麼?周宗翰中醫師說明如下:
1.一般模式
先從屁股的「環跳穴」(人站立時,左右屁股側面正中央,最凹的部位)開始敲。臀部筋膜可以幫助大腿做外轉的動作,但也是身體常見緊繃的位置,其中梨狀肌緊繃更會導致坐骨神經受到壓迫,不僅容易出現麻痛感,下肢也會因為氣血循環不佳而導致水腫。而敲擊屁股上的「環跳穴」,可以放鬆梨狀肌,進而改善下肢水腫,在視覺上看起來比較苗條。
鎖定好「環跳穴」後,順沿著大腿和小腿外側的膽經循行方向,由上而下輕輕敲打即可。而敲打大腿外側(西醫稱做髂脛束)時,可以加強按摩「風市穴」(站立時,手臂自然垂於身體兩側,中指的末端所指之處),這是外側大腿容易產生筋結的地方,鬆開此處的筋結,有助改善下肢水分的分布,促進下肢淋巴的回流,消除水腫。
穴位示意圖。
2.加強模式
如果腰上有贅肉,先敲打腰部兩邊的「帶脈穴」,帶脈也是膽經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敲「帶脈穴」很簡單,只要平躺著,手握空拳,按壓打腰部最細的那個點,力道由輕到重,以舒服為宜即可。
接著,沿著左右大腿外側褲邊區域,由上至下敲擊到小腿;最後,再沿著肝經巡行的大腿內側,由下而上敲擊,能幫助人體淋巴回流,更有效地消除水腫。而在敲擊肝經時,可以加強「曲泉」、「陰包」、「足五里」、「陰廉」等穴道。
部分日常飲水以赤小豆和黑豆混合燜泡的水取代,既能補腎,也能增強消水腫的效果。
敲完膽經和肝經,喝杯溫開水助代謝!
周宗翰中醫師補充,每天敲擊的次數並沒有限制,只要符合「膽經下,肝經上」的循行方向即可。只是,敲完膽經和肝經後,別忘了準備一杯溫開水慢慢地喝,可以幫助體內的新陳代謝。
泡杯「雙豆水」來喝,消除水腫更給力!
除此之外,要擺脫冬天水腫的煩惱,良好的生活作息也很重要!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熬夜會令身體的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變差,導致冬天水腫問題加劇;飲食方面要清淡、少重鹹,多吃補腎與利水食物;養成多喝水的習慣,且部分日常飲水以赤小豆和黑豆混合燜泡的水取代,既能補腎,也能增強消水腫的效果。
【消水腫茶飲/雙豆水】
適用對象:一般體質。
材料:赤小豆、黑豆,各10公克。
作法:將赤小豆和黑豆洗淨後,放入保溫杯,加入500毫升熱水,蓋上蓋子燜20分鐘後即可飲用。
說明:赤小豆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是非常好的消水腫聖品。黑豆則是補腎氣的食療材料,有助提升身體機能,適合腎虛水腫型的人。兩種豆子一起搭配,可以發揮「1+1>2」的保健效果,但需注意的是,燜悶時,不可以煮破豆子表面種皮,且只喝豆子水,不吃豆子,以免腸胃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