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 無聲新慢性病「骨質疏鬆症」威脅國人健康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孫翠鳳與醫界、公衛代表齊聚出席骨質疏鬆症照護高峰論壇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快速增加,由於骨質流失沒有徵兆,所以常被稱為無聲的疾病,許多患者都是在發生骨折後才知道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除了引起併發症,還對個人、家庭、生活品質與醫療花費有巨大影響。為了提高大眾對骨鬆的認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主辦「骨質疏鬆症照護高峰論壇」,攜手醫界、公衛與政府單位,探討如何面對骨鬆骨折風險,評估檢測、積極治療、全面照護,落實「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達到「Stop at Zero」,避免骨鬆骨折,全面提升民眾健康照護。

▲(前排左二起)國民健康署魏璽倫副署長、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林啓禎、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齊聚出席骨質疏鬆症照護高峰論壇。

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

▲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

骨鬆骨折發生率高,早期篩檢是關鍵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密度下降、以及骨骼品質改變,進而影響骨骼強度減弱,導致個人增加骨折風險的疾病,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李伯璋署長指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導致骨質疏鬆患者增加,資料顯示骨鬆髖骨骨折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且每年四成五骨鬆病人會於當年度發生骨鬆骨折」。骨質疏鬆症患者應該接受骨質密度檢查,一旦骨折將造成後續疼痛、住院、長期臥床、行動受限等,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有鑑於此,提升骨質疏鬆症的檢測診斷及治療,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已成為當務之急。對於高風險的病患,骨鬆藥物的使用有其必要性,署長也指出,「目前健保統計發現,在台灣骨折住院病人,使用骨鬆藥物治療之平均住院天數低於未使用骨鬆藥患者;而未來骨鬆藥物健保給付之方向為將健保資源做最有效運用及如何加速擴增給付」。

長期關注長輩樂齡生活的台灣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也對骨質疏鬆症相當重視,因此成為「骨質疏鬆症照護高峰論壇」重要推動嘉賓,因為身邊長輩與朋友的親身罹病經驗讓她相當有感,於是決心現身說法,發揮自身影響力,號召更多支持者與民眾早期篩檢骨鬆,積極面對以避免骨鬆骨折的情形發生。

談起當前臨床上的新慢性病,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表示,「三高一低」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低骨密,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疾病,都需要個別化的照護。「尤其是低骨密骨質疏鬆症,常常被忽略,因為骨密度流失要超過30%以上,才能在X光影像中顯示。」因此他致力於提高骨質疏鬆症認知,積極為病友評估骨折風險,提早發現及時治療,並且建議病友可於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計算骨折風險FRAX®及進行後續相關轉介,希望幫助做到「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減少併發症。黃兆山表示,未來學會以推動合理化給付藥物於骨質疏鬆病人,強化骨密度篩檢,以積極治療,減緩中老年失能,提升健康。此外,推動「骨質密度標準化報告」,同時將骨質疏鬆症相關資訊、檢驗、骨折風險評估連結與「健康存摺」進行跨平台資料整合,也是學會未來積極推動的目標。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

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避免再次骨折

長期於衛生公部門服務的國民健康署魏璽倫副署長,也提到國民健康署骨質疏鬆防治政策以健康促進預防為優先,以強化宣導民眾建立正確防治識能為重點,持續推動骨質疏鬆預防之宣導,使民眾建立正確防治識能,並透過多元管道提醒民眾在各年齡層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與運動,來建構骨骼健康,以預防骨鬆。而長期推動醫療品質提升的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林啓禎董事長也提醒,具備骨鬆骨折風險的患者,應該及早接受治療,使用具減少骨折療效骨質疏鬆藥物,避免第一次骨折後再次發生骨折,且必須依照病人個別化風險進行管理、定期追蹤,才能真正防治骨鬆骨折於未然。

提醒大家及早預防骨質疏鬆,不讓骨鬆骨折及相關併發症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真正達到「Stop at Zero」,擁抱健康自在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ealthnews.com.tw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