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心臟內科王宗道主治醫師表示,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經過高血壓導管治療後,24小時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6毫米汞柱,跟沒進行治療的對照組相比,多降了4毫米汞柱;門診血壓更是降了9.2毫米汞柱,比對照組多降6.6毫米汞柱。
現在的醫學到底有幾分真實性?我認為把大家普遍信以為真的醫學常識都當成胡說八道也不為過。從這個角度看,誤信「 預防」一詞的美好,而對「預防醫學」心存幻想,實在不可取。
蔡維中醫師強調,「高血壓導管治療」可維持24小時全天候降壓,減低對降血壓藥物的依賴,對於血壓控制不理想、藥物順從性不高、想減少用藥的患者,是一個合理且值得考慮的治療選項。
高血壓受很多因素影響,針對已使用3-4種以上高血壓用藥(包含利尿劑)、血壓還無法控制在160mmHg以下的病患,醫師會評估建議「高血壓導管治療」來輔助對血壓的控制。
林柏霖和劉俞旻兩位醫師共同呼籲,高血壓常沒有症狀,若不積極治療恐增加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和主動脈剝離等疾病風險。務必要每天早晚量血壓,隨時監測血壓情況。
冬天防血壓飆!防腦中風、心肌梗塞上身,當心這4件事
近年常見暖冬現象,民眾冬日裡時有「朝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感覺。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遇到寒冬都懂得留意保暖,也會主動詢問是否需加藥及調整用藥,但往往會忽略暖冬溫差過大或突如其來的氣溫下降。
控制高血壓除定期量血壓、規律用藥外,生活飲食上,可採「得舒飲食」以降低高血壓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芹菜不但可生吃、可熟食,還可以調味,由於它有一種強烈的香味,因此被稱為香料蔬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