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身體、心理的元氣不足, 讓毛髮越變越少!】 | 健康滔客小編

頭皮、身體、心理的元氣不足, 讓毛髮越變越少
中醫學將毛髮視為「血餘」,如同字面所指,「髮為血之餘」,毛髮的生長與脫落與氣血緊密相關。從西醫學的角度來看,毛髮中並不只有血液而已,而是包含營養。換句話說,頭髮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

持續血虛狀態會引發毛髮稀疏
「血餘」等於「氣血充裕」狀態,相反地,「血虛」等於「氣血不足」狀態,用這樣的名詞相比應該就能輕易明白之間的差異。「瘀血」則是指血液的停滯狀態,也會影響毛髮的生長。

本書不是中醫用書,並不是為了明確區分血虛與瘀血,而只是從中醫的角度思考,找出對應方法而已。

請注意,並不是為了達到「血餘」而需要多攝取營養。這裡的意思是,血液與營養可以自然地依身體的力量在全身充分循環的狀態。因此,並非藉由補充維他命就能解決,請不要誤會。

依照這樣的脈絡思考,毛髮剛開始出現稀疏時,①全身的血液循環不順暢(血虛的狀態),原本用來運送營養的血液可能開始不往頭皮流動,②因此頭皮變得虛弱,血液與營養無法充分循環,③造成惡性循環。

「髮為血之餘」的道理,大約是在我從事生髮諮詢工作5年後才注意到的關鍵點。

為什麼改善了頭皮,卻沒有增加髮量呢?
剛開始為患者做諮詢時,主要都是建議以頭皮為中心進行改善。但隨著頭皮情況好轉,照道理說應該也會出現效果才對,卻有人怎麼樣也長不出毛髮。過去有好一段時間,我無法明白問題所在。
為了找出原因,我便在二○○五年時開設諮詢所,與患者直接面談,並開始定期觀察毛髮的變化。在那時候,有稀疏煩惱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認為「身心的問題可能也會影響毛髮」,因此,即便改善了頭皮也無法增加髮量。注意到這點後,為了全盤瞭解身體健康狀況,於是開始學習整骨。

頭皮與身心的整體診察
我在學習整骨的過程中,接觸到中醫「髮為血之餘」之思考。再以這樣的觀點,重新思考諮詢者的問題,並以身心整體(包含頭皮)為考量,提供建議,原本只從頭皮著手治療而不見成效的人也開始有了改善。
在第2章中說明的是,體質上(與生俱來)較難達到「血餘」狀態的人,第3章則說明容易養成非「血餘」狀態的生活習慣與環境。只要讀過後就能明白,容易造成毛髮稀疏的人,除了因自身體質導致血液循環較差之外,就連生活當中也存在很多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的因素。

不夠充裕的身心難以孕育毛髮
精神不夠充沛或身體沒有足夠元氣,都會使全身的血液循環不良。頭皮一旦變虛弱,頭皮的血液循環也會下降。因此,讓身體、心理、頭皮都保持健康狀態相當重要。
日常生活中,使精神不夠充沛的實例很多,譬如:因壓力造成精神不濟或沮喪,或者因人際關係感到疲憊無力。
而導致身體沒有足夠元氣的情況,像是:外出購物時騎乘交通工具、長時間坐著工作的辦公室業務、走路時沒有充分使用到雙腿、洗澡時使用淋浴的方式快速解決、不夠保暖的流行穿著等,也都是造成身體虛冷的原因。
另外,飲食習慣上,常依賴便利商店與速食店,吃下添加物與防腐劑含量多的加工食品、生鮮蔬菜與水果攝取不足、常吃油炸物或白砂糖含量多的零食餅乾與飲料等,都會使血液混濁難以流動。
近來,低體溫的人好像也有增加的趨勢,低體溫會使身體失去體力。貧血與低血壓也會造成相同情形。
頭皮不夠放鬆也是問題根源之一,例如:每天利用強效洗髮精過度去除皮脂、有定期染燙的習慣、為了頭髮更加美麗動人而不斷使用潤絲與護髮品修補。

累積壞習慣後,形成的傷害更大
這些習慣逐日累積後,就會造成全身的血液循環不良、營養不足,頭皮也因為沒有充沛的血液流動而衰退,慢慢地毛髮便不再生長。
必須先從體質上檢討「容易失去血餘狀態」的習慣,然後保持「養成血餘」為沒有充沛的血液流動而衰退,慢慢地毛髮便不再生長。必須先從體質上檢討「容易失去血餘狀態」的習慣,然後保持「養成血餘」的習慣與環境,並進行健康的頭皮養護法,毛髮才會開始生長發育。詳細方法將在第4章介紹,在此之前,請各位先檢視自身體質,並且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

摘錄於《不用藥の生髮革命:【實證版】關鍵5招救回毛囊,根治頭皮問題,找回真正健康的頭髮,告別掉髮危機!》
不用藥生髮革命_封面.jpg
(圖文提供:蘋果屋)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