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維生素C,各位讀者會想到那些字眼呢?
應該是皮膚會變漂亮、不容易感冒、恢復疲勞、預防癌症等對吧?
根據美國某個以醫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每三人就有一人每天服用維生素C或E,或者兩者都服用。不難想像,一般人對維生素C與E的期待有多高。
該調查最重要的目的,是檢視維生素C與維生素E對身體究竟多有益處。結果卻是不管是哪種維生素,經過五年間的服用也未能預防心肌梗塞或腦梗塞,對於延長壽命也沒有任何效果。
更諷刺的是,這些維生素,其實可以透過日常的飲食即可充分攝取,根本沒有必要特地透過營養補給品攝取。
經常服用營養品容易罹癌
除了維生素C與E以外,胡蘿蔔素、多酚、單寧、兒茶素等,都是營養補給品的熱門品項,因這些物質具有能夠分解消除癌症與老化原因的「自由基」(參照86、124頁)功效,故又稱為「抗氧化物」。
2007年,出現了一篇衝擊營養補給品愛好者的論文。調查世界上多數有關抗氧化物的營養補給品數據後,該論文挑選了68篇論文後做出結論,每一篇都滿足「科學驗證調查條件」。
結論是,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E等不管哪種,只要是經常服用營養補給品的人,全部都比一般人容易罹癌,而且總死亡率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明明是期待能夠「預防癌症」的營養補給品,為何反而會增加癌症發病的機率呢?這實在非常不可思議。總結該調查結果的研究者,對於這個疑問回答如下。本來人體內部就具有破壞癌細胞與細菌、藉以保護身體的機制。其中一種就是血液中的白血球所放出的活性氧(自由基的一種)。它會破壞癌細胞,是身體自己的防衛機制。
服用營養補給品的抗氧化物後,雖然會消除因體外刺激產生的危險自由基,但攝取過量也會把保護自己身體的活性氧給消除,等於助長了癌細胞增殖。再者,根本沒有證明說營養補給品能夠讓皮膚變漂亮,或是預防感冒。
富含抗氧化物的蔬菜、水果、茶等的確都對促進健康有益。但只萃取出其有效成分服用卻是毫無益處,甚至有害。自然食材所含的除了有效成分外,可能還有無數未知的成分,相輔相成才有用。
如果醫生是患者會怎麼做?
「營養補給品百害而無一利」,與其吃營養補給品,我寧可多吃些美味的水果。
內文摘錄自《醫生自己不吃的藥》
【書名:醫生自己不吃的藥 /作者:岡田正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