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潔淨從日常生活做起:關於細菌的二三事】 | 女人幫小編

從潔淨和好菌說起

cleaning-268126_640.jpg

我們都想保護自己免受壞菌侵害,不會有人會想要有沙門氏菌或螺旋桿菌。就算還沒完全掌握全貌──現今我們已不想擁有肥胖菌、糖尿病原菌或令人感傷的微生物,我們最重要的保護機制是保持清潔。我們謹慎看待生食、不親吻每位照面的陌生人、用高溫洗去致病原。然而,潔淨並不一定總符合我們對它的認知。

我們可以把腸道的潔淨想像成森林中的乾淨,即便是打掃狂人,也不會想要在這種地方測試拖把的功效。森林之所以乾淨,是因為充斥著有助平衡的植物。這方面我們可以盡點薄力:除了仰賴種植新植栽並待其成長之外,更可找出最受歡迎的有益物種,特別加以照養,以促進繁殖與茁壯。偶遇惱人的害蟲時,則必須謹慎思考,只在不得已情況下,才施用化學藥劑。殺蟲藥劑真的有除蟲的效力,卻不能像止汗劑那樣頻繁使用。

聰明的潔淨從日常生活做起,那麼我們該注意些什麼事呢?又何謂過度要求衛生呢?我們身體內的清潔用的是三種主要工具:抗生素讓我們遠離致病原,益生質與益生菌類的產品則促進正向發展。「益生菌」字源是「Pro bios」,意指「有益生命」,是我們吃進肚子並能增進健康的活菌;而「益生質」的字源是「Pre bios」,按字面的翻譯是「生命之前」,是種能抵達大腸並就地餵養好菌,讓牠們比壞菌長得更好的營養品;至於「抗生素」的字源「Anti bios」,則意謂「對抗生命」,它能殺死細菌,藉此解救受壞菌侵害的我們。

日常生活中的潔淨

潔淨令人著迷,因為它的存在感大部分是在我們腦海中形成的。薄荷糖吃起來清新、擦拭過的窗戶會透亮、洗完澡躺在洗淨的床單上則猶如升天。我們愛聞潔淨的味道、我們愛摸拋過光的表面,當我們使用消毒產品時,會自我安慰地想像自己安全地存在看不到的細菌世界中。

歐洲在一百三十年前發現肺結核由細菌引發,這是人類第一次公然意識到細菌──並且認定是壞的、危險的,重點是肉眼還看不出來。不久之後,歐洲即頒佈新規則:病患得隔離以防止細菌傳播、校園內開始禁止吐痰,更應避免「手巾的共產主義性」!此外,僅有在「有必要表現愛意時」方可親吻。雖然這些限制聽起來荒謬可笑,卻深植於社會規範當中,吐痰自此視為粗俗,手巾或牙刷不再隨意與他人共用。相較於其他文化,歐洲人與他人保持的身體距離也較大。

透過校園內不准再吐痰於地來避開致死疾病,似乎是件好事,一項規則就這樣深植入腦中,大家自然而然會制約那些陷他人於危險的違規者,並把此般觀念教育給下一代。吐痰因此成了不良的形象,保持潔淨則被認可,人們努力在充滿雜亂的生活中保持整潔。漢高公司(Henkel)更如此定義:「髒污,是把東西放到了錯誤的地點。」

當用泡澡來保養身體還是有錢人專利的時代,二十世紀初的德國醫師已呼籲:「德國人每週應泡澡一次!」當時大型企業為了推行健康運動,更設置了員工泡澡設施,提供免費香皂及毛巾。但直至一九五○年代,德國人才慢慢有了每週泡澡習慣,普通家庭每週六泡一次澡──共用一池水,一個接著一個泡──某些家庭中,辛勞工作的父親可優先泡澡。以往,泡澡是為了保持清潔並除去臭味或明顯的污漬,隨著時代的改變,它的意義則愈來愈抽象。今日我們已無法想像每週一次的家庭泡澡,我們甚至購買消毒用品來清除某些我們根本看不到的東西。儘管使用前後看不出有何差異,我們仍舊甘願為此花錢。

報紙與電視新聞上不乏報導危險的病毒群、抗藥性細菌,或是二○一一年爆發的H4型大腸桿菌醜聞等等,我們想要保護自己免受潛在危險的侵害,所以有人在H4型大腸桿菌疫情高峰時減少吃生菜沙拉,有人網路搜尋如何「沖個全身消毒澡」,大家面對恐懼的方法不盡相同。對此加以批判,或許顯得片面,我們更該問的,反而是這些恐懼怎麼來的。

恐懼性衛生,也就是所謂的「潔癖」,要求的是全面清空或撲殺。我們並不確定面對的是什麼,卻總往壞處想,結論就是壞的和好的一律清除掉。這種程度的潔癖不是正確的。一個國家的衛生標準要求愈高,過敏與自體免疫性疾病則愈多;愈無菌的家庭,成員患過敏與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機率就愈高。三十年前約每十人才有一人對某些物質過敏,今日則是每三人就有一人,而且相較之下,感染人數並無明顯降低。聰明的衛生防治則有所不同──也就是根據對於微生物世界的研究,如今對潔淨提出了新的見解,主張不再只對危險分子趕盡殺絕。

這世界上,九成五以上的細菌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許多細菌甚至惠我良多──除非家中有人生病,或狗兒在客廳地板上大便。消毒這檔事不該用在一般家庭。雖然家中如果有一隻病犬排遺,為了消毒使盡可能的花招:蒸汽清潔器、利潔時(Sagrotan)清潔產品全面出動、甚至小瓦斯槍等等……也是能帶來樂趣啦。但若是地上布滿鞋印,用清水及一滴清潔劑就綽綽有餘,足以降低九成的地板菌數,這樣地板正常的菌群才有機會回來──剩餘的壞菌,早已經少之又少了。

清潔的重點在於減少細菌量,而不是趕盡殺絕。即便是壞菌也可能有益於我們,只要我們的身體能善用牠們來鍛練。流理台幾千個沙門氐菌對我們免疫系統而言是必訪之客,只有過量時,才對我們有害。而所謂過量,指的是細菌遇到完美的生存環境:受保護的空間、溼暖與偶一的美食。有許多明智的家事技巧能控管牠們,如稀釋、溫度、乾燥與洗濯。

以上內文摘錄自《腸保魅力:健康不健康?腸子說了算!》一書


《腸保魅力》立體書封(書腰版).jpg

(提供:平安文化)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