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運動風氣越來越盛,青少年更喜歡相約打籃球、跑步、騎單車等活動,但如果運動時不小心因碰撞推擠,造成瘀青、血腫,醫師提醒,在48小時內都可先冰敷,再來可使用含有MPS黏多醣並不含類固醇、水楊酸的「瘀青血腫藥」,緩解症狀。
身體皮膚遭受碰撞,醫師建議應選擇不含類固醇、水楊酸的抗瘀青血腫藥緩解症狀。(攝影/江旻駿)
高雄義大醫院家醫科洪暐傑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身體受到碰撞後,血液會從受傷的血管滲出,流到周遭的組織裡,出現瘀青。這是常見現象,無須過份擔憂。不過,若有原因不明的皮下出血,或經常在極輕微碰撞下就產生瘀青,則須加以注意。
擦瘀青藥 降低瘀青後遺症
尤其要注意的是,瘀青程度較嚴重,代表真皮層的微血管可能破裂出血,若出血量大,也會造成血腫、血塊,除冰敷之外,於急性期後建議可透過熱敷來加速血塊吸收,即使瘀青情況嚴重,約2到3週後也能改善。
另外,國外研究報告顯示,使用正確的瘀青藥比完全不擦藥,可減少一半的時間達到消除瘀青、減緩疼痛的效果;正確處理瘀青的方式,是前1至2天冰敷而後熱敷,若能再搭配瘀青藥使用,不僅可以縮短痊癒的時間,也能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冰敷是緩解運動傷害最重要的急救步驟。(攝影/江旻駿)
長期服用抗凝血藥,不明瘀青要注意!
洪暐傑醫師強調,急性運動傷害所造成的瘀青、血腫,應避免擠壓、按揉傷口處,因為可能造成受傷組織更腫脹,瘀青也會越揉越大片;身上如果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應就醫檢查,千萬不可迷信偏方。
另使用瘀青藥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和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一起使用,如阿斯匹靈類的消炎止痛藥物、具有活血功用的中藥,甚至是維生素E,或抗凝血劑等藥物都該避免,傷口不再出血後才能塗抹瘀青藥。
急性運動傷 先冰敷再用藥
面對青少年運動傷害的處哩,醫師提醒,急性運動傷害最容易出現瘀青、血腫症狀,如果不處理卻又持續運動,不僅疼痛時間會拉長,也會讓患部一直處於受傷狀態,甚至也可能發生組織沾粘現象,影響到肌肉延展性,演變成慢性疼痛。
醫師提醒,瘀青用藥應掌握:2不1要原則。(翻攝/江旻駿)
醫師建議,面對運動傷害應掌握「冰、藥、熱、醫」4步驟,及「2不1要」的用藥原則。處理,以將急性運動傷害降至最低。同時,由於瘀青除了不美觀外,若面積太大,可能會造成發炎後色素沉澱,可考慮使用含有MPS黏多醣(類肝素)的抗瘀青藥,可使血腫較快消退,有效代謝瘀青。
《緩瘀青血腫 4小錦囊》
1.冰敷:24小時內「冰敷」使表層冷卻、血管收縮,進而減輕血腫及疼痛
2.用藥:使用含MPS黏多醣「瘀青血腫藥」。確認沒有開放性傷口後,即可持續使用瘀青血腫藥,避免局部持續發炎,或軟組織過於腫脹,加速緩解瘀青、血腫。
3.熱敷:48小時後持續使用藥品並搭配「熱敷」,可以增加皮膚血液循環,進而增加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量、通透,可以加速血腫退散復原。
4.就醫:若瘀青血腫長久未消退,應「就醫」檢查,了解是否已傷及深層組織或骨頭,若瘀青、血腫久而不癒,則要檢查是否有其他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