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痱子不是嬰幼兒的專利,台灣夏天潮濕又悶熱,許多大人的皮膚也突然泛起一顆顆疹子,嚴重者甚至有簇集連成一整片的情況,雖然不至於危及生命,但看著、摸著,總讓人不開心!女中醫表示,長痱子是臟腑功能失調的表現之一,想讓「粗糙痱子肌」恢復成「細緻光滑肌」,先確認痱子長在何處再說!
皮疹、汗疹、丘疹…通通都可稱為「痱子」
「痱子」,在西醫眼中不是一個專有的醫學名詞,在中醫也不是一個「診斷名稱」,而是針對「皮疹」、「汗疹」、「痱毒」、「丘疹」等「疹子」之統稱。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表示,只要是因皮膚汗腺出口被堵住、汗液無法順利排出而形成的疹子,都可以俗稱為「痱子」。
許多人認為大人長痱子的原因,不外乎是大量流汗、經常處於悶熱環境,以及愛穿緊身、不透氣的衣服,殊不知,臟腑功能失調造成排毒效能變差,也容易形成痱子體質。
哪個臟腑功能變差了?痱子位置有跡可尋!
彭溫雅中醫師表示,在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五臟腑之中,以肺、脾和腎與痱子的形成關係較大,且表現部位和症狀都有所差異,調理前需先辯證,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痱子多分佈在背部脊椎兩側的人,普遍屬於腎虛體質。
【肺虛型】
說明: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虛弱,排毒功能變差,皮膚和頭髮也容易跟著出狀況,長痱子就是常見的表現之一。特別的是,肺氣虛弱的人,痱子多沿著肺經經絡(胸部—腋下—手臂內側—大拇指)的表皮層皮膚生長,顆粒較小,呈現透明或白色疹子狀,不太會癢。
調理:調理重點在於「補肺」,建議平時可多吃黃耆和山藥。
【脾虛型】
說明:這類體質的人,痱子型態較偏「濕熱型」,多以紅色丘疹做為表現,摸起來有濕濕、熱熱的感覺,且會有搔癢感。當痱子分佈多集中在腿部內側至腹部的脾經經絡時,多是脾虛所致。
調理:相較於肺虛型痱子,脾虛型痱子的治療較麻煩,需清熱解毒,臨床可用金銀花、連翹等藥物做調理,民眾在家則可多吃西瓜、薏仁,以達食療之效。
【腎虛型】
說明:痱子多分佈在背部脊椎兩側,是膀胱經循行的部位;疹子型態較大顆、普遍長在較深層處(真皮層),且有泛紅、搔癢的表現。年輕人愛熬夜,所冒出的痱子大多屬於這類。
調理:需加強腎臟和膀胱的「排水」功能,建議平時可多吃薏仁、冬瓜、絲瓜等食材。
一天之內不要洗太多次澡,水溫不要太高,也不要過度使用沐浴清潔劑,以免過度清潔而加重痱子的情況。
無論痱子長在哪,3保健方法,一個都不能少!
除了參考痱子的分佈位置,針對不同臟腑進行體質調理之外,彭溫雅中醫師表示,夏天想要預防或改善痱子,還有3個共通之道要做到!
1.正確的洗澡觀念:從外面回到家後趕快先洗澡,去除一身汗水和污垢,洗完後擦乾身體,馬上換上乾淨又舒適的衣服,避免衣物反覆摩擦皮膚。一天之內不要洗太多次澡,水溫不要太高,不要使用太多沐浴乳或肥皂,甚至連中藥外洗劑也要盡量避免,以免過度清潔導致痱子問題更嚴重。
2.保持皮膚的乾爽:盡量保持肌膚乾燥,流汗和洗澡後都要趕快擦乾身體,但洗完澡後可塗抹一些具有保濕功能或含油脂成分的產品,例如:甘草水、絲瓜水、玻尿酸、橄欖油、甘油、乳木果油等,有助維持皮膚的健康狀態,預防痱子來糾纏。
3.多吃高水分食物:夏天天氣熱,多喝白開水幫身體補水,或是多吃薏仁、蘋果、白木耳等保水食物,都能避免身體鬧水荒。另外,夏天火氣大,多食用絲瓜水、西瓜翠衣(白色西瓜皮)、冬瓜和苦瓜,可以清熱解毒,減少痱子的形成。當然,有痱子困擾的人,少吃一點含辛香料的料理,也一定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