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步入中年,有人戒指戴不下,或鞋子穿不下,可能是中年發福,也可能是罹患肢端肥大症的徵兆。台中榮民總醫院微創性神經外科科主任鄭文郁醫師表示,肢端肥大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腦下垂體長腺瘤,導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如果發生在青春期少年身上,就是俗稱的巨人症。
手腳變粗、鼻子變大 引發共病死亡率高2至4倍
肢端肥大症發病徵兆以外表改變為主,像是手腳變粗、鼻子變大,進程緩慢因此患者病識感低落;甚至可能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瓣膜出問題、心臟肥大等共病,死亡率就會比常人高出2到4倍。
鄭文郁醫師說明,第一線治療以手術為主,目前手術治療非常先進,不需要開腦就能手術,而是從鼻子,經蝶鞍,以內視鏡手術的方式進行,就能做腫瘤切除。如果手術方式無法完全移除腫瘤,就會透過藥物進行治療。
婦女罹病手術風險高 藥物治療腫瘤縮5成
鄭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72歲莊女士,因為呼吸困難送急診時突然失去意識,緊急腦部檢查後,發現顱底長有腫瘤,進一步會診神經外科,發覺除了腺瘤還合併內頸動脈瘤,研判患有肢端肥大症。
莊女士的情形靠手術治療風險相當高,因此以藥物治療,用藥反應良好,目前已治療長達8年,原本超過5公分的腫瘤,也縮小了超過50%。
鄭醫師解釋,正常的生理作用中,體抑素有抑制生長激素的作用,因此利用相同的原理,以藥物去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作用於腦下垂體就能達到療效。目前的針劑是每個月打一次,因此患者必須每個月回診接受治療,未來控制效果若是良好,就能慢慢把針劑注射時間間隔再延長。
長久容貌自卑 竟是肢端肥大症所致
莊女士長久以來對容貌感到自卑,沒想到竟是肢端肥大症所致。醫師表示,肢端肥大症導致的肢端骨質增生及外觀改變無法回復,僅有軟組織可以復原。患者治療需要定期回診追蹤,把生長激素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控制在正常值,就能讓共病風險回歸常人狀態。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