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瑜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是一個慢性發炎過程,只有及早發現與治療、控制,才能把關節被破壞的機率降到最低,避免影響生活品質。
陳俊銘醫師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
林剛民醫師建議,若關節出現莫名腫脹及疼痛時,應盡速尋求醫生診斷及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國書指出,生物製劑可抑制人體內錯亂的免疫激素、幫助減緩發炎情況,是一種標靶藥物,對頑固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相當效果。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引起以關節為主的發炎反應,若未即時獲得治療與照護,會造成不可逆的關節變形,甚至影響重要組織器官。
寒冷的冬天,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熱敷雙手,可以改善手部的僵硬與疼痛等不適,而且用暖暖包會較方便。
上班打報告、下班滑手機,手指一動就是數10小時沒停?當心!手部肌肉使用過度,日積月累恐引發神經病變,「腕隧道症候群」找上身
收治上述病例的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郭宏輝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疾病,各種年紀皆可能罹病,若未及時治療恐致關節「不可逆」的永久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