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小兒科吳其穎醫師表示,身體不適時,應先透過日常紀錄判斷需急救徵兆。
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潤腸的作用,康涵菁中醫師說,身體從躺著到坐起來時,腸子會因站立反射而開始蠕動,把握這個時候立刻再喝下一杯500cc左右的水,效果會更好。午睡
人要活著有三要素:睡眠、營養、運動,其中運動能促進心肺功能,增加新陳代謝,避免細胞累積廢物,運動後消耗熱量,有食慾進食補充營養,且運動可降低血糖、血脂、血壓,三高等代謝疾病都能預防。
飲食建議參考三個面向,質、量、用餐時間。每個人每日攝取的熱量原則取決於身高、體重、性別、活動量等,可得出不同標準。
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來的健康生活指引─「生活簡單七件事」(Life’s Simple 7),其中包含4項行動指標(吸煙、飲食、運動、身體質重指數)及3項生物指標(空腹血糖值、膽固醇、血壓),共7項指標。
「飲食控制、體重控制,對於中風預防有長久的助益。一旦中風,將來就是二次中風的高危險族群。」
高雄長庚醫院腦中風團隊結合基層地區醫院提供完整治療,3小時內能完成血栓溶解,若是大血管阻塞則可在6小時內進行血栓移除術。
張健宏主任表示,當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一定要和醫師討論,現在已有相對較新型的藥物可供替代,不僅可有效控制二度中風風險,也較不容易產生腹痛等不良反應,且由於藥物較小顆,患者更好吞嚥,因此更容易遵循醫囑規律用藥。
對於腦中風造成肢體或器官的障礙,頭皮針、耳針能夠達到快速且明顯的療效,透過針灸刺激的作用原理,有助加速腦部受損的細胞活化,同時可強化受損部位的周邊細胞以取代壞死細胞的功能,加速肢體與器官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