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認為腦中風多半發生於65歲以後,但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同,步調忙碌容易忽略身體警訊。
人要活著有三要素:睡眠、營養、運動,其中運動能促進心肺功能,增加新陳代謝,避免細胞累積廢物,運動後消耗熱量,有食慾進食補充營養,且運動可降低血糖、血脂、血壓,三高等代謝疾病都能預防。
高血壓常見的症狀會有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等,嚴重者會噁心、嘔吐、昏迷。不過大部分毫無症狀,陳晉誼主任說,甚至有人第一次發生症狀,就是中風。
飲食建議參考三個面向,質、量、用餐時間。每個人每日攝取的熱量原則取決於身高、體重、性別、活動量等,可得出不同標準。
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來的健康生活指引─「生活簡單七件事」(Life’s Simple 7),其中包含4項行動指標(吸煙、飲食、運動、身體質重指數)及3項生物指標(空腹血糖值、膽固醇、血壓),共7項指標。
「飲食控制、體重控制,對於中風預防有長久的助益。一旦中風,將來就是二次中風的高危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