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轉冬,氣溫越降越低,感冒人數快速增加,醫師不斷囑咐要多喝水以幫助病情好轉,感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過程,會產生鼻涕、痰等廢物,增加水分攝取,才能降低鼻涕與痰的濃稠度,方便身體排出,同時也能補足發燒時身體蒸發的水分。
陶啟偉主任分享,無論是單方或複方氣管擴張劑,或是合併吸入性類固醇,患者常常需要在不同時間點使用藥物,導致服藥順從性不佳。現在有一些新型藥物,把多種藥物合併在一起,做成三合一的藥物,對大部分病人及家屬來而言,可能更方便的治療選項。
謝思民醫師表示,即使施打疫苗也可能罹患流感,提醒民眾做好保暖,避免沒做手部清潔的情況下,接觸眼耳口鼻粘膜部位,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有類流感症狀一定要儘速篩檢,及早治療。
今(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北半球流感疫苗生產與供貨比往年晚了1個月,全球疫苗供應因此延遲,雖然公費疫苗全面升級四價,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流感不同於一般感冒休息幾天就能痊癒,嚴重起來,併發症足以致死。
正值秋冬之際,冷熱交替氣溫變化劇烈,近期因過敏、感冒就醫的人數大幅增加,也常有民眾搞不清楚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
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功能會持續下降,並有很高的風險會發生急性惡化,進而導致呼吸衰竭;在台灣,確診的患者平均存活期僅8到10個月
夏末初秋氣候變化多端,再遇到雨天,室外涼爽室內悶熱,若是身體裡的氣場不夠,很容易讓人感冒,甚至染上流感;因此,李深浦醫師特別研發製造出能夠對抗流感的中藥感冒藥。
元老級抗衰老診所醫師柯威旭指出,免疫力講求的是平衡,根據現有益生菌研究,其可幫助增強宿主抗菌及抗病毒能力,促進免疫調節作用,和降低身體過敏反應的程度等
針對喉嚨痛、咳嗽,坊間有一說:「咳嗽、喉嚨痛吃糖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