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醫學到底有幾分真實性?我認為把大家普遍信以為真的醫學常識都當成胡說八道也不為過。從這個角度看,誤信「 預防」一詞的美好,而對「預防醫學」心存幻想,實在不可取。
日本骨科博士太田博明經過數十年研究在其新書《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中提到,內臟脂肪是造成生活習慣病的「壞脂肪」,絕對不能過度囤積。男性非常容易囤積內臟脂肪,這也是他們「中年發福的真正原因」
二○一三年英國有研究報告指出「患有高血壓的飼主,與狗一起生活後血壓下降了」。近年來,人類與狗接觸會分泌催產素(Oxytocin)的說法廣為人知, 這種內分泌可減輕壓力,俗稱「幸福荷爾蒙」。
若親戚中沒有人罹癌,那麼自己罹癌的機率,或許會比家中有人罹癌的人來得低,但是,如果因為這樣就認為「自己很安全」,那就大錯特錯了。
愈是平日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就愈容易把「我不會得癌症」、「我的父母或兄弟姊妹沒有人罹患癌症,也沒有帶癌症基因,所以我不會得癌症」掛在嘴上。
我們的血液裡,無數無刻都會有毒素存在;避免神經能量過度消耗,人體才能正常地排毒!
「醫療有限、而自癒力無限」,如何在積極治療與免疫力取得平衡? 癌症肇因於一個失去共生恆定的微環境,一開始有幾個癌細胞破壞共生所維持的恆定,漸漸地只剩下利己的微環境,利用這個微環境來壯大癌細胞,使之難以治療,就像永遠無法修復的傷口。
彎腰穿鞋、從椅子起身等看似平常的動作
對多數人而言,它是很神秘的病,也常常會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可是它與足底筋膜炎的症狀卻不盡相同
千萬不要等生病了才排毒,平時就需要有防毒與排毒觀念,而一個良好的平日排毒計畫,要具備乾淨的生活及飲食基本標準。
很多人並沒有依照生酮營養比例來吃,吃了兩週沒效果就認為生酮飲食對自己無效!殊不知這種吃法等於「從來沒吃過生酮飲食」,甚至「根本不認識生酮飲食」。
鹽不單單是生物體內的主要成分,更是身體裡的必需要素,對於維持體內的離子平衡,以及神經系統的傳遞運作,皆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感冒了該怎麼辦?總不能只是不吃藥,但什麼事都不做吧?這是當然的,在我的經驗當中,有幾件事,你在感冒時最好要重視與確實執行
慢性發炎、慢性病、癌症這些比較複雜的疾病,形成原因當然也很複雜,蒐集到越多「小罪惡」,等時候到了它們就會發生
生命沒有絕對的長,也沒有絕對的寬,也沒有選擇不選擇,如果不能活得長命百歲,我就當自己是一首比較短的歌,還是有一樣的藝術價值
這些課程帶來的心理影響,往往不會在當下立即顯現,而會在長大成人之後逐漸發酵,無聲無息地影響我們的心理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