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育揭社會陰暗面 國內偏鄉學童無意間畫出「媽媽被性侵」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為何藝術也能進行療育?對於弱勢的人,有著哪些療育效果?以藝術陪伴偏鄉學校孩子的台灣待用課程協會共同創辦人陳欣婷表示,國內藝術療育已進展20年,但對人們來說,尚為陌生。在她以藝術陪伴偏鄉學童時,從孩子的繪畫作品中,曾發現不為人知的「被霸凌」線索,她說,「藝術絕非只有畫一幅『漂亮』的畫,而是表達你的『經驗』。」還曾有一名學童,繪畫中表達每晚睡前、早上醒來,都看不見媽媽,原以為媽媽是早出晚歸,但實際了解之下,其實媽媽早就「跑路」了;甚至也曾有學童的作品中,發現媽媽被性侵的端倪,這些事實真相藉由繪畫呈現眼前,都令人感到心痛不捨。


孩子被霸凌、母被性侵 這些悲痛的事實,在畫作中被呈現

陳欣婷表示,「藝術能讓孩子們宣洩內心的事,從中關心他、更支持他,這是很重要的互動過程,把訊息釋放出來,才有機會獲得相對應的資源,幫助他們跳脫。」該位曾眼睜睜看著媽媽被性侵的學童,後續陳欣婷便找上學校幫忙處理,進一步找社工或有關單位進場,藝術療育可傳達訊息,也可進行陪伴,療育者像是一座橋梁,用另一個溫婉的方式,支持弱勢的人,並找到正確的人、單位,搭建一座橋讓彼此對接,同時把愛傳達過去,進而找到安定的力量。」

而小朋友們一起進行藝術療育,彼此會產生共鳴並互相幫忙,形成同儕間的支持與力量。透過藝術作品,彼此了解彼此的家況,有的人家庭背景相似,便能形成共鳴,互助合作、互相扶持,曾有一位小朋友好幾天因生病未到學校上課,同學便紛紛報告師長,可能是家裡出事,不是只有身體不舒服這麼簡單,希望師長能協助了解並介入,後來才知道,該位小朋友因為嚴重蛀牙而連續高燒多天,但媽媽每天都在家,卻只讓他服用成藥,沒有足夠的醫療公衛知識,帶小朋友看醫師,這也是偏鄉的困境之一。

恰巧,東方社會表達事情較為隱晦、迂迴,而藝術,卻能藉此將蜿蜒迷離的小路,變成直直的大道,讓需要被幫助的人,認知自己的處境,學會勇敢表露內心的艱難,進而爭取更多資源,陳欣婷說,「透過藝術陪伴,想讓孩子們相信,這世界上是有人愛他們、在乎他們的,『除非你放棄自己,但我們是不會放棄你的』。希望孩子在藝術陪伴下,也能更有力量決定自己的命運。」

▲高雄那瑪夏部落【在深山中跳舞】感官舞蹈課程。


在台灣,藝術大多被視為賺錢技能 讓本質變了調

然而,在國內對於藝術的本質仍大多一知半解,陳欣婷提出了一個觀點,值得反思:「教科書上常談到,藝術是俯拾即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處處都可以是藝術家的靈感泉源,然而,在台灣仍有不少人,學音樂、學繪畫,是為了未來能有一技之長,再更直白地說,培養一技之長,是為了上舞台演出,是為了賺錢。」賺錢一事,說來務實,事實上,卻讓藝術的本質變了調。

踏遍世界各國,擁有豐富策展經驗的陳欣婷亦表示,在歐美國家,藝術可謂一種日常涵養,曾長居於英國的陳欣婷,觀察到當地年輕人,信手拈來的是拉一曲小提琴,或即興創作一幅畫,對於藝術的收藏,更是從小培養品味、具獨到眼光,「他們學藝術不是為了上台表演,而是一種生活日常。台灣很多學生不是真心熱愛藝術,平時也很少去看表演,大多是因長輩的期望、工作的需要,在大環境迫不得已之下從事藝術,實為可惜。」


二戰時,藝術曾是讓歐洲國家 從憂鬱中恢復信心的關鍵

被歐洲樂評譽為「天使手指」的台灣鋼琴家陳瑞斌(Rueibin Chen)也同樣有感,「我曾在海外看牙醫,牙醫師提到,拔牙時不要放貝多芬的音樂,因為振奮人心、激發腎上腺素的樂曲,恐怕對拔牙不是一件好事。其實,就連一位牙醫師,都對音樂文化有著基本涵養。」維也納是陳瑞斌的第二個故鄉,他提到,二戰時期曾讓奧地利一度身陷憂鬱、沒信心,因此音樂家譜了許多現代常聽見,具有維也納風格、華爾滋的樂曲,人民的身心被樂曲一次一次撫慰,國家才逐漸恢復信心。

▲「天使手指」陳瑞斌(Rueibin Chen)在巴黎蒙馬特藝術特區,藝術家E.Satie的家屋前。


「藝術若只講求技術、功力,那有如機械,毫無溫度與情感,那是沒辦法享受的,更何以進行療育?」陳瑞斌談到,在歐洲,一場小型的音樂藝術節,現場只提供300個座位,卻有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不同國家的人,不惜熬夜排隊,塞滿現場,「這是他們對藝術文化的重視。」他還提到,甚至在歐洲國家,有關藝術文化的政策,不論哪個黨派成為執政黨,都不會因此改變政策,敬畏傳統、守護文化,培養紮實的藝術素養,或許,我們都該重新反思,藝術應是商業化的包裝,還是能藉以發揮利益眾生的目的?

▲被歐洲樂評譽為「天使手指」的鋼琴家陳瑞斌(Rueibin Chen)。


《童話綺想》陳瑞斌(Rueibin Chen) 鋼琴音樂會將於年11月15日(二)19:30於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辦,2022年12月10日(六)19:30於台南市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欲知詳情請至年代售票系統售票官網查詢。陳瑞斌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cpianist/


【延伸閱讀】

從精障者身上看見「正常」 藝術療育啟示:被社會框架的我們才是不正常

亞洲首家藝術醫院 用『美』撫慰孕婦焦慮的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2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藝術療育揭社會陰暗面 國內偏鄉學童無意間畫出「媽媽被性侵」: 健康醫療網

我要留言